增加财政收入的核心在于合理规划资源生产和高效利用现有机制。首先需重视领地与屯田的基础作用,高等级领地能显著提升资源产量,但需根据自身实力选择占领目标,避免因战损过高导致资源浪费。屯田是快速获取指定资源的有效手段,建议优先选择高等级土地进行屯田,尽管初期战损较大,但长期收益远超消耗。城建中的农场、采石处、伐木场等建筑升级至特定等级后,可激活特殊效果,进一步放大资源收益。

财政收入的另一关键来源是税收与木牛流马系统。税收作为稳定收入渠道,需定期执行以积累铜币,而铜币是招募武将、购买物资的重要货币。当声望达到4000点后,每日8点、14点、20点可拦截木牛流马,成功拦截能获得大量资源奖励,这一机制需严格把握时间节点。委任高政治属性武将为主政官,可提升所有资源产量,其他官职则优先选择有战法加成或政治数值突出的武将,以最大化内政效率。

资源地的战略布局直接影响长期财政收入。造币厂需建造在六级以上资源地,其产量随等级提升而增加,6000名声可建造第一个,此后每增加1000名声可多建一个。高级建筑如造币厂和工坊的耐久度需通过兵力保护,建议派遣3万以上兵力驻守以防被敌对势力破坏。资源州的选择也至关重要,优先占领木材、铁矿、石料等基础资源密集区域,并利用同盟攻占城池后的产量加成,形成资源供给的良性循环。

科技研发与政策调配是财政增长的隐性推动力。优先发展农业和商业相关科技,如提升粮食产量的耕作技术或增加铜币收入的贸易政策。内政管理中的征收指令需结合民忠水平调整税率,民忠越高,人口增长越快,间接提升税收基数。治安良好的区域可通过巡查维持高人口密度,从而增加兵役人口和劳动力储备,进一步反哺资源生产。
频繁出征会导致资源消耗激增,因此需控制战争规模,优先以低损耗方式完成攻城略地任务。攻占敌方市场、造币厂等设施可短暂获取额外资金,但需评估风险。同盟协同作战时,集中资源建设前线要塞,避免分散投资造成的财政压力。长期来看,稳定的资源产出与节流的军事策略相结合,才能实现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。